劇團成員
藝術總監|林頎姍

現居高雄,往返於台北兩地的表演藝術工作者。2017年創立「饕餮劇集」並開始發表導演作品,以集體創作為基礎,靈活地穿梭在肢體劇場、物件劇場等不同劇場形式之間,使作品成為觀眾與社會議題之間的觸媒。擅長以劇場呈現平常不易見得的社會切面,以共感開啟同理與理解的可能。近年以「使創意落地、讓想像成真」為工作軸心,除導演外,亦以製作人、創作陪伴、執行導演、舞台監督、專案企劃、硬體規劃等身份參與在表演藝術、商業展演、公部門案件之間。
導演作品
- 2025 高雄市管樂團《阿德的魔法之旅》
- 2025 饕餮劇集「泡泡俱樂部——《泡泡色地帶》入校計畫」
- 2024 饕餮劇集《亡命記事:我是誰》
- 2023 高雄市管樂團《阿德的魔法之旅》
- 2023 風象派對《徵選》
- 2023 饕餮劇集《泡泡色地帶》共同編創
- 2023 饕餮劇集《一個沒有神的地方》
- 2022 郭宸瑋《東南亞移動三部曲》讀劇會
- 2022 饕餮劇集《山鬼》試演會(物件、肢體劇場)
- 2022 饕餮劇集《迎魂歸來》系列(錄像/廣播/MV)
- 2019 饕餮劇集《白噪音》(劇場)
- 2017 饕餮劇集《After piece_從今以後》(劇場)
近期編創相關經驗
2025
- 創作陪伴、製作人 饕餮劇集《不看前面的時候》
- 共同創作 2025 臺北兒童藝術節《小魚散步》
2024
- 助理導演 演摩莎劇團台澳共製《未來世界假說》
- 執行導演 臺灣表演藝術櫥窗《THE 浮浪貢 OF 龍興46》
2023
- 創作陪伴、製作人 饕餮劇集《不看前面的時候》(發展中)
- 執行導演 星星戲樂 × 屏東縣文化處《唱吧!唱吧!》
視覺許願機兼官網地縛靈|林靜怡
從饕餮的行政團務起,從初期勸募系統與官網的建置,到成為《泡泡色地帶》的執行製作,現在退回本為專注在視覺設計上,偶爾還是會出現在劇場裡,認為自己還是個劇場菜鳥。
本職平面設計,同時是擁有多樣工作型態的斜槓工作者。設計上擅長抽象、極簡與文字編排類型,以音樂類型為主要承接工作,曾與臺大藝文中心、臺大學習規劃辦公室、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、而安藝術文化及感覺莓果樂團合作。


文編小精靈|張晏綸
是小編也是劇場多功能小幫手!除了盯著電腦產出文字,也可以是製作人助理、宣傳組、舞台組、前台組的一份子,接下來前方還會有什麼任務呢?
臺藝大國樂系畢。人生旅程不是在斜槓、就是在通往協槓的路上。在職業國樂團工作過,目前仍有音樂教學及接案演出。藝術幕後則以臺大藝文中心為起點,曾任節目助理、宣傳助理,目前是前台組長。文字工作經歷有臺灣音樂年鑑編輯、饕餮劇集宣傳編輯、河床劇團專案編輯、2024再壹波藝術節文案撰稿、而安藝術文化社群協力。
饕餮實習管家|簡郁庭
2024年底,饕餮進行了組織調整,我也從家庭小精靈變成實習管家了!!
接手了劇團行政業務,再次體會到營運劇團著實不易,更加明白製作與創作的醍醐味。
期許2025的饕餮以及所有饕餮之友平安康健、養分充足、從容發光!!
臺大戲劇系畢業,現為自由接案演員,亦從事劇場製作工作,同時編織若女子劇團的日常。近年參與影視製作排練、親密戲排練,參與作品有《黑的教育》、《請問還有哪裡需要加強》、《愛愛內含光》等等。每天都要拉筋,喜歡走路喜歡跳舞。料理時會感到幸福,希望有一天我的料理也可以讓人感到幸福。


老饕計畫PM|張采軒
今年我在饕餮的身份轉變為「老饕計畫PM」,此刻下筆已經四月了,老饕計畫還沒開工(泡泡色倒是已經完成校園巡迴演出了),二階罷免不知道會不會過,美國關稅政策讓脆上一堆人說晚上要去睡公園,黑特劇場的粉專宣布打烊,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,但此刻想要留下紀錄,想要記得、整理、創造一些事情,這是今天的我需要戲劇的原因。讓此刻得以著落,讓過去與未來不失聯。
北藝大電影系表演組畢業,影像與劇場演員,喜歡阿根廷探戈和寫小說,2020年起擔任探戈舞會的DJ,2023年開始學習西文,夢想有一天可以去阿根廷跳探戈。